第(2/3)页 好在川山过去是一家,专车还是有的,李艺书当天晚上过去,第二天下午就赶回了川蜀。 在山城待的一个晚上,蒋琴琴的妈妈很是热情,不仅拿了很多她自制的辣椒酱带给李母,还私下里跟李艺书说要是蒋琴琴耍小脾气的话打电话跟她讲,到时候等蒋琴琴回了山城再收拾她。 川妹子嘛,火爆脾气是天生的,就算表面上看起来柔柔弱弱,可发起狠来谁也招架不住。 知女莫若母,蒋母很清楚女儿是有小脾气的。提前说一说,也算是给李艺书打个醒。 这架势俨然就是丈母娘的节奏。 弄的李艺书很是不好意思,看着还挺稚嫩的蒋琴琴,总感觉自己成了怪蜀黍。 好在他现在的身体也才21岁而已。 这天。 峨眉电影制片厂。 只能坐50人的小型放映室内,此时已经坐的满满当当不说,边上的走廊还临时加了十几个位置。 除了《那山那人那狗》的主创人员,厂里面邀请来的领导,还有不少闻讯赶来的厂里面的职工。 从筹备剧组,到现在剪辑结束成片,这小两个月的时间里,早传遍了整个厂。 谁都好奇这老李家的儿子到底想拍什么样的电影,居然值得老李两口子花光积蓄、还赔上老脸请人帮忙。 这期间自然是有鼓励的,有看好的,可也少不了说风凉话的。 父亲李建一直没回应这些话题,但母亲赵雪是个火爆脾气的人,自然是不惯着这些人,该怼怼该骂骂,反正一句话,我掏钱我乐意,我儿子能耐大了去了! “儿子!” 看着人到的差不多了,赵雪拍了拍儿子胳膊,咬着牙说道:“今天可一定要给你妈我争口气,狠狠地打那帮老娘们的脸。” 边上的蒋琴琴立马认同的点头,“干妈,艺书哥哥肯定可以的,我相信他一定能行。” “放心吧妈,这片子绝对不差的。” 李艺书信心满满,只因为前俩天他就已经跟父亲、摄影师张继武二人提前看过了成片。 整体风格跟原片差不多,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景色与主演不同。 但张叔叔不愧是峨眉厂多年的老摄影师,技术是相当的可以,这版的景色给李艺书的感觉要更加优美。 主演方面,父亲李建是本色出演,虽然没有滕老师那么高超的表演能力,但也表现出一名父亲对儿子成长的期盼与认可。 李艺书演出了十七八岁刚刚高中毕业,就迫切的想要接父亲班的愣头青形象,后面与父亲一同走上了邮路,也是将那种害怕父亲,又渴望与其亲近的感觉表演出来。 李艺书自己给自己打分,肯定是比不上刘晔的,但好在主打的就是一个真情流露。 蒋琴琴的话,李艺书自我感觉要比原版好,更漂亮是一方面,最主要的是那天夜晚结婚戏,蒋琴琴眼波流转,真的演绎出了什么才是少女情怀总是诗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