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海瑞-《大明1566胜天半子》
第(3/3)页
裕王闻言,眉头紧锁,立刻将询问的目光转向张居正,急切地问道:“新任杭州知府的人选已经确定了吗?”
张居正点了点头,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:“是的,人选他们早已内定,是严世蕃的门生,翰林院编修高翰文。”
裕王闻言,眉头皱得更深了,他沉吟片刻,似乎对这个名字有所耳闻:“是不是上一科的探花,那个自诩为理学后进的高翰文?”
张居正确认道:“正是此人。选用他,也足见严党之人此番布局之深费了心思。高翰文在朝野间因几篇理学文章而小有名气,且未曾有贪财之劣迹,这为他们推荐此人增添了几分说辞。此人提出的‘以改兼赈,两难自解’的口号,在内阁议事时,被严党之人极力推崇,几乎将他捧上了天。”
裕王听后,脸色再次凝重起来,喃喃自语道:“郑泌昌任巡抚,再加上高翰文这个严党门生做知府,浙江这一回,怕是想不乱都难……”
“那淳安和建德的知县呢?可有定夺?”
张居正摇了摇头,回答道:“这两个职位尚未议定,依我看,他们不过是想让郑泌昌和高翰文随意指派罢了。”
这时,李妃从屏风后走出:“这两个县,我们能不能派两个好官去呢?”
裕王叹了口气,显得有些无奈:“巡抚和知府都是他们的人,我们争两个知县又能有多大用处呢?”
谭纶却接过话头,语气坚定地说:“王爷,王妃言之有理。知县是直接管理百姓的官员,至关重要。尤其是淳安县,全县被淹,建德也半县受灾,此时更需要有胆识、有担当的知县。这个人,不仅要是个好官,更要有准备为百姓舍命的决心!”
张居正闻言,也叹了口气:“这样的官员,在当今之世,确实难找啊……”
众人再次陷入了沉默,气氛凝重而压抑。
过了许久,谭纶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:“其实,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……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