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赵桓听到黄经的话,眼中露出期待神色,吩咐道:“传旨,召政事堂的宰相,中书侍郎、门下侍郎、尚书左丞、尚书右丞觐见。” 黄经立刻去传旨。 以李纲为首的文官依次进来,全部肃然站立。 政事堂的宰相们,以及三省官员都是消息灵通的人,知道金国的使臣来了。 更清楚风暴来临。 赵桓若有所思的看了张邦昌一眼,高声道:“以宰相刘彦宗为首的金国使团请求觐见,诸卿怎么看?” 张邦昌急不可耐的跳出来,表态道:“官家,金国为了和平而来,大宋不应该拒之门外。” 赵桓笑问道:“张相公怎么知道,金人是为了和平而来?” 张邦昌顿时语塞。 心头,竟是没来由的生出一丝不妙预感。 他毕竟是宰相,见过世面,毫不犹豫道:“道理很简单,金人不是为了和平而来,就不会劳师动众的派使团来。既然来了,肯定是为了和谈。” 李纲这几天很愤怒。 求和? 怎么老是求和? 大宋朝廷不能堂堂正正的抗击金国吗?大宋百姓就不能堂堂正正的站着吗? 李纲怒目圆睁,旗帜鲜明道:“官家,臣反对和金国谈和。” 徐处仁附和道:“臣也反对。” 张邦昌冷冷一笑,嘲讽道:“你们当然要反对谈和了,又不是让你们的家人去送死,是让其他百姓去死。” 李纲正在愤怒中,一听到张邦昌的话,冷笑道:“张邦昌,你这话简直是荒谬,就是歪曲道理。” “你的意思是投降金国,就不死人了吗?” “投降就万事大吉了吗?” “如果金人没有任何的条件休战,老夫不反对。金人要割让我大宋的国土,要赔偿无数的钱财,不是民脂民膏吗?” “今天缺钱就摊派赋税,明天赔款又摊派赋税,致使无数的百姓身死,这难道就不是死人吗?” 张邦昌哼声道:“百姓重要,还是朝廷重要。” 李纲大怒道:“张邦昌,你简直是无可救药。” “张邦昌,你简直丢尽了祖宗的脸面。” 徐处仁火爆脾气,看不得张邦昌的嘴脸,手中笏板抡起就砸了过去:“我去你大爷的。” 砰!! 笏板砸在了张邦昌的额头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