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秦桧有权力欲,想往上爬,此时却也热血上头,握紧拳头高呼道:“寇可往,我亦可往。” “寇可往,我亦可往!” 无数太学生呐喊。 喧嚣声,传入沦为俘虏的完颜宗望耳中。他感受到太学生的人心,感受到周围宋人百姓的斗志,这段时间饿得渐渐瘦削的脸上,多了一抹凝重。 曾经,他带着金国的大军南下,宋军或是溃散,或是投降,所过之处望风披靡。 宋朝内到处都是投降派,一个个官员只想着投降苟安,仅有的少数主战派也被掣肘,人心不齐。 如今主战派越来越多,连皇帝都成了最大的主战派。 这对金国不利。 似宋朝这样的大国,疆域广袤,地方富庶,如果内部没有出问题,很难直接灭掉。 完颜宗望后悔了。 早知如此,第一次攻打东京城的时候,就算面临诸多的困难,也该咬紧牙关一鼓作气打破东京城。 如今错失良机了。 完颜宗望心中凝重,后悔的同时又轻轻嗤笑一声。 寇可往,我亦可往,可笑的笑话。 大宋能自保,或许能办到,可是想击败金国是万万不可能的。他不是被正面击败的,是遭到赵桓的算计才落败。 完颜宗望一念至此,又昂着头,多了一抹底气,心中更祈祷着完颜宗翰能取胜。 只要完颜宗翰攻破西路的太原府,金国仍然占据上风。 赵佶也打量着意气风发的赵桓,有刹那的失神,这是他的废物儿子吗? 不像啊! 如果不是赵桓带着大军,他都怀疑这个废物被人替换了。 赵佶心中自我安慰着,不过是赢了一战而已,不能证明什么。 朝廷百官也是各有所思。 赵桓的话在所有人心底深处,都掀起了一丝的涟漪。 宋人低人一等吗? 未必如此! 无数人思考着,情绪不一,气氛却无比热烈。 过了一会儿,赵桓才又示意所有人安静,最后道:“朕曾说过你们这些太学生,才是大宋的希望和未来。” “你们一腔热血,明辨是非,朕很欣慰。” “大宋有你们,未来有希望。大宋有你们,一定能重振华夏声威,让北方被割让的土地,全部回到大宋。” “大汉之所以强盛,是封狼居胥,饮马瀚海。” “大唐之所以强盛,是万国来朝,共尊天可汗。” “我大宋未来,也一定会有这么一天,会缔造出煌煌炎宋的风骨。希望你们所有的学子们,能为大宋的崛起而努力。” 一番勉励的话,更是给太学生们打鸡血。 对学子来说,重塑他们的脊梁,重塑他们的风骨,重塑他们的眼界,才是最重要的。 一辈子都在苟安求存,谈什么煌煌炎宋? 一辈子都在投降求和,谈什么强汉盛唐呢? 赵桓打赢了这一战,奠定了一个基石,喊出这样的一番话,才能勾动人心。无数太学士子呐喊,宣泄着心中的情绪。 赵佶看到炽烈的人潮,看到沸腾的人心,心中更是酸溜溜的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