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赵桓吩咐道:“你是大宋的首辅,朝廷的大小政务,都由你负责。朕不在后方,你全权做主。” 白时中红了眼。 羡慕嫉妒恨,恨自己不是李纲。 李纲却是神色淡然,不卑不亢道:“请官家放心,臣一定会处理好后方的政务。” 赵桓点了点头,看向杨时道:“杨公,你负责把白卿筹措的粮草,以及其他的器械和甲胄等,安排人运送到前线。” 杨时道:“臣领命!” 赵桓看向吴敏,开口道:“吴卿,你负责盯着龙德宫,要看顾好太上皇,不能再出任何岔子。” “除此外,地方的舆论也一并负责,要进一步宣传金人南下的凶狠暴虐,以及我大宋誓死一战的决心。” “让所有人知道朝廷对抗金人的决心,绝不会屈膝求和,绝不会割地赔款,无论如何,朝廷都会死战到底。” 吴敏说道:“臣领命!” 赵桓的目光最后落在徐处仁的身上,微笑道:“徐卿,你负责监察开封府,要慢慢的肃清吏治了。” 徐处仁一贯疾恶如仇,性格很直,愿意做这样的事情。 他眼神激动,表态道:“臣一定会协同御史台,把这些事情安排好的。实际上,大宋的吏治早就该整顿了。” 赵桓回答道:“等这一战后,就着手整顿内部。” “饭要一口一口的吃,路要一步一步的走。” “当前的第一要务,是击溃来犯的金人,使得大宋不会再有倾覆之危。” “没了外部威胁,暂时有了和平发展的契机,我们才能全力解决内部问题。” 大宋的问题太多了。 要说起来,大宋从内到外,朝廷从上到下,全都是问题,到了债多不压身的地步。 赵桓现在有了嫡系的军队,才有话语权。 先解决对外的生存危机,让自己活下来后,再去解决冗余的禁军。虽然韩世忠整编了禁军,实际上很多孱弱的禁军都还没裁撤。 现阶段,一旦裁撤就会造成大麻烦,这个只能后续来安排。 这些要有先后顺序的。 一步步来,急不得。 徐处仁点头道:“臣听官家的。” 赵桓把政事堂的事情安排了,开口道:“后方的一切,交给诸公了,希望你们守住东京,让朝堂稳健运转。” “臣等谨遵官家吩咐。” 一众人齐齐回答。 赵桓吩咐道:“李公留下,其他人各司其职去吧。” 杨时、吴敏、白时中和徐处仁离开,唯独李纲留在了大殿中。 李纲郑重道:“官家还有什么吩咐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