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赵桓看着李纲等人迫切阻拦的姿态,心中一笑。 如果一开始,赵桓就要求建立国防大学,要提高武人的地位,绝对会遭到所有人的反对。 现在李纲等人反对种师道担任太师,就是一样的道理。 如今,赵桓先提议让种师道担任太师,再退而求其次让种师道致仕,一切就顺理成章了。 所有人就能更接受。 赵桓顺势道:“要给种师道补偿,不能太寒酸了。否则,会有人骂朕狡兔死走狗烹,诸卿有什么建议?” 李纲正色道:“种师道致仕,也要体面些。臣建议以少保的身份致仕,也算全了种公的脸面。” “不行!” 赵桓摇头道:“这样的安排,就等于告诉世人,朕要卸磨杀驴了吗?” 李纲微微皱眉。 这事儿难办,即便如此,也绝不能让种师道担任太师。 武人担任太师,比太监当太师都更可怕。 更不可接受。 李纲看向白时中和杨时等人,示意众人都劝说。 杨时捋着花白的胡须,表态道:“官家,其实还有一个法子。” 赵桓问道:“什么办法?” 杨时回答道:“种师道以少保的身份致仕,再提拔种师道的孙子种彦崇,一退一进,井然有序,种师道就没有什么好说的,其他人也没什么好非议的。” 白时中眼前一亮,附和道:“官家,这是很合理的安排。既全了种师道的脸面,又提携了种家人。” 李纲说道:“官家,这是最合适的建议。” 徐处仁和吴敏也开口附和。 赵桓没有达到目的,摇头道:“这也不合适,只要种师道赋闲在家,就有人会非议。” 李纲很是心累。 一时间,他也猜测着,皇帝到底想干什么? 李纲问道:“官家想怎么安排呢?” 赵桓身体微微前倾,沉声道:“朕的想法很简单,种师道卸任后要有事情做,这样一来,就没有人敢非议。” “朕的想法是建立一所国防大学,类似于书院。” “种师道以少保的身份卸任,去国防大学执教,传授军中的将领兵法韬略,教导军中的将领,你们意下如何?” 李纲瞬间察觉到国防大学的不一般,涉及国防二字,意味就不一样。 涉及大学,更不一般。 《大学》二字的来源,是儒家经典文章之一。更何况《汉书》记载:“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,立大学以教於国,设庠序以化於邑。” ‘大学’含义太多了。 李纲神色肃然,问道:“官家提议的国防大学不一般,种师道执教不合适。” “要建立国防大学,要安排人执教,应该让文官去,怎么能是武人去呢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