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赵桓佯怒道:“朕就是要任命种师道担任太师,那又如何?这都是你们逼的。” 李纲见拦不住,见皇帝起了逆反心,也慌了神。 他连忙后退一步,主动道:“官家,臣同意建立国防大学,让种师道以少保致仕,去国防大学执教。” 杨时表态道:“臣附议!” 白时中、吴敏和徐处仁也齐齐改口。 在君权时代,或者说强人时代,实际上都是一言堂。 区别在于,皇帝稍微讲道理,愿意搞形象工程,就有魏征这样谏臣的生存空间。 一旦皇帝真要下了决心,即便下面有人阻拦,也拦不住的。 皇帝,天生就不是讲道理的。 比如赵佶。 安排蔡京这样的人当太师,安排童贯这样的太监当太师,直接乱了规矩。 赵桓逼迫李纲等人让步,达成了种师道安排,怒容消散,笑说道:“既然诸卿都同意,事情就这么定了。” “只不过,朝廷还是要脸面的,不能直接调任。” “朕和种师道谈,让他主动辞官致仕,全了老种相公的脸面,也全了朝廷的脸面。” 李纲拱手道:“官家圣明!” 一众人没办法,只能纷纷称赞官家圣明。 赵桓道:“既然没事儿,都退下吧。” 李纲却没有退下,问道:“种师道卸任,谁担任枢密使呢?” 赵桓笑眯眯道:“莫非,李相公想要知枢密院事?” “你执掌政事堂还不够,希望把枢密院一把抓吗?要不要朕裁撤枢密院,把枢密院并入政事堂算了。” 略带冷意的话,让李纲脸色一紧。 皇帝怒了! 这一刻,李纲有了伴君如伴虎的体验,恍然明白眼前的赵桓,已经是真正的皇帝了。 在抗金的大策略上,皇帝对他全力支持。 在政务上,皇帝也全力支持他。 可是,皇帝划下了边界线,那就是文武分家。 李纲真正明白了,皇帝不会允许文官压制武臣的情况,文官也不能再处处把当兵的当贼配军。 一朝天子一朝臣。 当今皇帝有了自己的执政思路,不再是那个刚刚登基,什么都畏惧的皇帝了。 李纲心神收敛,恭敬道:“臣不敢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