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赵桓眼神肃杀,说道:“要整风严打,重点放在官员的贪污受贿、官商勾结和铺张浪费。” “大宋已经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稍有不慎就是亡国灭种。” “偏偏绝大多数的官员享受着朝廷的俸禄,却还贪污受贿,恣意妄为。” “官商勾结,更是极大的影响了营商环境,导致商业发展受损。” “铺张浪费更可耻,地方百姓吃不饱穿不暖,流离失所家破人亡。当官的却脑满肥肠,一顿饭几十两银子,浪费无度。” “我们本就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,金人随时可能南下,挡不住金人,大宋就要灭亡。而内部问题解决不了,大宋也要灭亡。” 赵桓强势道:“恰是如此,朕决定执行三反的整风严打,反贪污受贿、反官商勾结、反铺张浪费。” 李纲迅速的思考着。 片刻后,李纲表态道:“官家提及的三反,其中反贪污受贿,自然是正确的。” 赵桓笑道:“听李公的意思,有不认同的?” 李纲摇了摇头,解释道:“臣没有不认同的,只是有担心。” 赵桓问道:“担心什么?” 李纲回答道:“朝廷不反对官员经商,许多的官员都安排家眷经商,更有直接经商的官员,要禁止官员从商,恐怕又是舆论哗然。” 赵桓抬手指着城外,蔑视道:“李公提及的舆论哗然,是这样的吗?” 李纲忽然笑了,说道:“官家圣明!” 赵桓站起身,双手撑在城墙上,看着正在大规模散去的士人,开口道:“治国,首要在于治人。” “文官是治国的主要人员,不能亏待,却不能放纵。” “西晋时,士人和官员只知道谈玄,浮于空谈,动辄服散狂奔,浪荡无比,导致国土沦丧,五胡乱华。” “本朝士人,遇到外敌畏畏缩缩,只想着投降,只知道逛青楼睡女人,这怎么能行呢?” “整风严打,不是处置他们,是在拯救他们。” “大宋需要有骨气的人,不需要一群软弱之辈。” “朕知道你们反对提拔武人,认为武人强大了会重演五代十国的局面。可是五代十国的局面,是上百年演化的结果。” “现如今,不可能。” 赵桓抬手握拳,在空中重重的一挥,强势道:“朕既然来了,就要改变这一切。” “如果有一天朕不在了,大宋要灭亡,那么赵家可灭,天下却不可亡,绝不能落在蛮夷之手。” “我华夏武德必须充沛,绝不能软弱无能。” 李纲忍不住叹息。 本朝士人的风骨,在大多数人的身上,的确是淋漓尽致的屈膝求和,苦一苦百姓也不愿意死战。 李纲想了想,表态道:“官家要搞三反整风严打,臣全力安排,会颁布诏令安排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