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杨时也是心中触动。 皇帝的决心,他彻彻底底明白了,心中也忍不住佩服。 国家危亡之际,有人急不可耐的传位,去东南避难;有的人主动求和,弃国弃家无君无父,只为保住高官厚禄;更有人宁愿割让土地让同胞当亡国奴,也要继续享乐…… 即便如此,仍然有皇帝执着,宁愿国家灭亡也不愿天下崩亡。 杨时心悦诚服道:“官家之志,臣誓死追随。” 李纲郑重道:“臣誓死追随官家,矢志不渝,此生无悔。” 赵桓微笑道:“有李公和杨公,朕相信我们不会国破人亡,一定会开创不一样的辉煌。” 话锋一转,赵桓正色道:“关于三反整风,为了避免太大的波澜,也留一条线,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。” “朝廷先出诏令,之前违法违纪的情况,允许缴纳违法所得赎罪,过往一笔勾销,不再追究到底。” “自诏令下发之日起,不知悔改知法犯法的官员,一律从重处罚。” 李纲心中一动。 允许赎罪,官家是打算从中赚一笔吗? 只不过李纲也没去细究,毕竟这是整顿官场的机会。 再不整顿吏治,大宋真要亡国灭种了。 李纲拱手道:“臣打算先在京畿路试行,观察情况后,再安排对应的官员去负责天下各路各州,扩大到全国。” 赵桓赞许道:“就这么办。” 三人轻描淡写的交谈,一场小会决定了大宋未来的大事情。 赵桓目前也没打算搞什么变法,现如今的状态下,越是变法,底层的百姓越惨,越折腾越难。 王安石就是那样,没有任何准备的变法,造成无数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。 要折腾,也是折腾当官的。 折腾这些士大夫。 在这个基础上,赵桓再牢牢的掌握军队,有军队保驾护航,才能确保一切的顺利推进。 恰在此时,王宗濋带着赵构走来了。 王宗濋神色无奈,禀报道:“官家,康王执意要见您。” 赵构上前一步,咬牙道:“官家以莫须有的罪名抓我,臣不服气。” 赵桓审视着固执倔强的赵构,开口道:“你去金国前,喊着誓死抗击金国的口号。” “去了金国回来,没了骨气,没了脊梁,一心一意要赔偿金人,求和苟安。” “这就很可疑啊!” “朕有理由判定,你已经被金人策反,处处为金人谋取好处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