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赵桓目光扫过几人,沉声道:“朕的一片苦心,尔等明白吗?” 大宋就这么个尿性。 文人瞧不起武人,处处都想着压一头。时不时的,赵桓就要上思想课,因为改变文官的观念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。 李纲面对赵桓的话,面颊抽了抽。 皇帝还是一样的善辩,一张嘴让你哑口无言。 李纲不希望和皇帝起冲突,表态道:“臣去迎接就是。” 赵桓微微点头,又看向杨时、吴敏和徐处仁,继续道:“边境地方的文官,如果能成功抵御了敌人,朕也一样会同等对待。” “英雄二字,不是单指武人,文官也一样是英雄。” “如汉之苏武,唐之颜杲卿、颜真卿和张巡等人,再如李公一力抗击金人,也是英雄。” “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,那就是英雄,所以你们不要混淆,别以为武将会这样,文官也一样有这样的待遇。” 杨时道:“臣领命!” 吴敏和徐处仁想再坚持坚持,奈何李纲和杨时都怂了,他们只能同意。 尤其是李纲,心中感动。 皇帝认为他是影响。 黄恩浩荡啊! 宗泽看到这一幕,从始至终没表态,和他没什么关系。 少掺和才是。 赵桓带着所有人出宫,来到东京城的西门等待。 赵桓抵达,城门口暂时封闭,禁止百姓出入,只是附近任由百姓围观,无数人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,不断的围观过来。 聚集的人,越来越多。 没过一会儿,赵桓注意到城外远处的官道上,有了浩浩荡荡的军队来了。 岳飞,回来了! 赵桓神色明亮。 他亲自带着人来迎接,就是要明确的释放出信号,提高武人的待遇,让人知道从军入伍,也能有无上的荣耀,军队也不是臭烂鱼和泼皮的地方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