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个弱化版的太上皇罢了,玩弄字画能行,治国就算了。 康王赵构? 一个为了名利去叩阙,沽名钓誉的王爷罢了。 刘韐怀揣着崇敬,一步步的进入殿内,见到赵桓后道:“臣刘韐,拜见官家。” 赵桓笑道:“刘卿来了,赐座。” 黄经亲自端着凳子过去,刘韐再次道谢后坐下,郑重道:“臣得到首辅通知,卸任开封府尹,转任殿前都指挥使。” “敢问官家,臣去殿前司是务虚做事,按部就班让韩世忠负责呢?亦或者臣务实做事,招募悍勇之辈,进一步增强军队。” 赵桓说道:“如果朕让你务虚呢?” 刘韐须发苍白,精神头却很好,正色道:“官家圣明烛照,老臣愿意相信官家的安排。” “有官家的安排,老臣愿意先务虚做事,观察一段时间。” “如果韩世忠治军没问题,也没有克扣兵饷,没有虐待将士,臣务虚也无妨。如果韩世忠不行,臣仍然介入做事。” “好!” 赵桓赞许的笑了起来。 看看,这就是能臣的觉悟。你给了他任务后,他不会立刻反对,更不会固执的认为我考虑的才是最好的。 他做事情,会有一个回转的余地。 别小看这一点的退让,恰是很多性格强硬的官员不具备的。 赵桓吩咐道:“你去了殿前司,要务实做事。” 刘韐心中松了口气,表态道:“请官家放心,臣一定会做好事情,不负官家的厚望。” “也请官家放心,臣虽然文臣出身,却绝不会随意打压武将。” “该支持韩世忠的,臣一定会全力支持。” “官家治理国家,本就不应该重一个轻一个,不论文武,都是官家的左膀右臂。” 赵桓看着侃侃而谈的刘韐,心中忽然又有了想法。 刘韐去殿前司,只是为了安抚李纲等人,方便王宗濋去政事堂。 刘韐是忠臣,更是能臣,执掌殿前司没问题。 如今听了刘韐的话,赵桓却想进一步改变军队,重塑军队的脊梁,以及从制度上控制军队,确保军队的稳定。 大宋要崛起,武将必须有相应的待遇,必须要重用。 为什么强汉盛唐厉害,不仅是武将骁勇善战,连文官也一样武德充沛,整个国家层面没有歧视武将的心思。 相反许多的文官武德充沛,敢于拔剑杀敌,能骑马上阵。 大宋这里要纠正过来。 武将的地位加强了,才能应对大宋周边的豺狼虎豹。可是在加强的同时,赵桓也必须管控住军队。 人心,不可测。 人性,也不可考验。 相信人心和人性的善良,那是普通人做的。 皇帝要做的是控制一切变量,不能允许出现失控的情况。恰是如此,赵桓要真正的控制军队,就要从制度上管控。 赵桓看着眼前的刘韐,正色道:“朕让你来殿前司,执掌殿前司,只是个由头而已,还有大任务交给你。” 刘韐眨了眨眼睛。 他来殿前司,不是为了平衡王宗濋去政事堂的安排吗? 只是,刘韐不会拆穿皇帝。 刘韐恭敬道:“请官家示下。” 赵桓说道:“朕登基后提拔武人,更安排武人担任枢密使。” “一直以来,朝中文官都提醒朕,说武将不可重用。” “如果重用了,就可能重现五代十国的情况。包括大宋的藩王们,以及太上皇,都一直提醒着朕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