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杨时微笑道:“朝廷的冗官非常多,如今开疆拓土抽调官员出去,倒是一个解决冗官的办法。” 李纲若有所思。 的确如此! 一年年的科举,导致进士越来越多,做官的人越来越多。 偏偏,国内就这么点官职,要安排更多的人,往外扩张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策略。 既解决了人多的问题,也扩大了疆域。 最主要的一点,盛世天朝岂能故步自封呢? 唯有以德斧人,让人去开疆拓土,才能让大宋的人更加自信昂扬。 李纲压下心中的想法,正色道:“抽调官员的事情,我们着手商议。只是这么大的胜利,也要通告天下。” “徐相公,你去传令,安排人向全国传递消息,振奋人心。” “吴相公,还是你去龙德宫,把消息告诉太上皇,让他老人家也开心开心。” “本相和杨相公、王相公先商量一会儿,等你们回来后,尽快定下名单。” 各项事情安排了,徐处仁和吴敏各自离开了。 吴敏再一次来到龙德宫,看到正在作画的赵佶,行礼道:“臣吴敏,拜见太上皇。” 赵佶淡淡道:“你又来了,莫非皇帝凯旋了吗?” 吴敏摇头道:“官家还没有返回,仍然在北方前线。” 赵佶哼了声,一瞬间就放下手中的画笔,问道:“莫非是皇帝遇到了难题,需要朕出面吗?” 话语中,带着一丝傲娇。 一丝期待。 他整天在宫中作画、写字这些,早就郁闷了,该舒展舒展筋骨了。 这天下,离不开他这个太上皇的。 吴敏神色恭敬,不卑不亢道:“太上皇误会了,朝廷没有遇到难题,官家也没有遇到难题。臣这次来,仍然是来报喜的。” 赵佶冷笑道:“朕上一次就说了,一般消息不必来通报。除非皇帝杀了吴乞买,夺回了燕云十六州……” 刚说到这里,赵佶似乎明白了什么。 一瞬间,赵佶瞪大了眼睛,震惊道:“不会吧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