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校场中。 一批一批的文官聚集,三三两两的说着话。 实际上,人还没有到齐,目前只有两千余人来了。 人群中三四十岁的人占多数,还有极少数年近五十的人。 许多人议论着,说着对未来的规划,说着在燕云十六州大展拳脚的期望。 在许多人议论时,也还有人陆续来。 人群中,有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。 此人名叫陆宰,官宦世家出身。父亲名叫陆佃,是王安石的弟子,曾担任吏部尚书、尚书右丞,又担任尚书左丞。 因为党争派系的争斗,被弹劾后外放为官,郁郁而终。 陆宰早年担任淮西提举常平,后转任淮南东路转运判官、京西路转运副使、淮南路计度转运副使。 赵桓刚登基时,因为触怒上官被免职。 这一次抽调官员,因为陆宰擅长转运被调来了。 陆宰没什么名声,膝下有一个儿子却非常的出名,是大名鼎鼎的陆游。 陆宰不清楚北面的情况,北上没有拖家带口。 陆宰站在人群中,听着许多人的议论,尤其听到许多人说在燕云十六州做官,有了升官发财的机会,心中却冷笑。 当官要求升官发财? 算什么官。 陆宰在人群中等待,忽然听到议论声。 “来了,官家来了。” “官家击败金国,夺回燕云十六州。如此圣天子,我终于一睹龙颜了。” “官家万岁!” 人群中响起杂七杂八的声音。 无数人呐喊起来。 喊声回荡,陆宰的目光也落在赵桓的身上,看到赵桓龙行虎步走来,只觉得皇帝前所未有的威武昂扬。 冬日的阳光洒落,照耀在赵桓的身上,更仿佛在赵桓的身上撒上一层金光似的。 陆宰一时间心神激动。 这就是重整山河的圣天子。 原以为大宋到了崩坏之际,陆宰都有了南迁的想法,却因为赵桓力挽狂澜,才有了现如今的局面。 能在圣天子的麾下做事,这是他的福气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