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没有犯罪的,不能有任何的苛待,也不能严刑逼供,这就是老臣的态度。” 赵桓笑道:“这是自然。” 吴敏接过话道:“官家的安排,臣也没有异议。” 所有政事堂的宰相,除了李纲外,反而都支持赵桓对京兆府的处置。 赵桓目光才回到了李纲的身上,继续道:“首辅啊,看到众人的意见了吗?” “都赞同对京兆府的处置!” “你的理由,关键是站不住脚。” “第一,你说京兆府会停摆。问题是现在乌烟瘴气的局面下,无数百姓受难,难道不是比停摆更恶劣的吗?” “停摆,反而是休养生息。” “抓捕,才是在救治京兆府的百姓,而不是导致百姓受难。” 李纲的脸色有些难看。 这一刻,他也有些下不来台了,因为所有人都没有附和他的意见,全都站在了皇帝的一方。 赵桓却不管李纲的想法,也不顾李纲的脸面了。 李纲很多时候做得不好。 一个首辅,必须有首辅的魄力,以及看清楚自身的立场。 首辅的立场必然是站在百姓的一方,必然是为大宋崛起而努力,必然是让大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。 而不是去代表什么文官集团。 更不是去为一个个文官说话,因为这些犯罪的文官必须要处置。 今天,正好敲打。 否则,李纲就只能被赵桓罢黜。 赵桓继续道:“李卿刚才说,处置京兆府的无数官员,会牵扯到无数的利益,遭到巨大的阻拦。” “朕更是不赞同的。” “之前,朕就已经处置了大批的官员,谁敢来造反呢?” “大宋朝乱不起来的。” “如果是大宋朝做着正义的事情,做着为国为民的事情,却有无数的百姓来阻拦,那就证明我们没有做好,是悖逆人心。只要我们为百姓申冤,是站在百姓一方的,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。” “实际上,这些都不可能发生。” “一个个百姓巴不得我们处置贪官污吏,处置了这些不作为、懒作为,甚至是贪赃枉法的官员,百姓会欢欣鼓舞的。” 赵桓眼神愈发的锐利,继续道:“如果真的是朝廷去处置京兆府官员,一个个京兆府官员要对抗,朕更是乐见其成。” “无非,彻底诛杀而已,杀个干干净净。” “这还更好了。” “朕可以沿着出手的人顺藤摸瓜,进一步处死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员。” 赵桓笑道:“李卿,你说呢?” 李纲的脸色愈发苍白。 衣袖中的手,更是紧紧握起,眼眸中浮现出了一抹愧疚神色。 他这一回,做的不够好! 李纲回答道:“官家的一番话,说得鞭辟入里,臣心服口服。” 赵桓继续说道:“回到你提及的第三件事,说担心京兆府的事情闹大了,西夏和金人会临阵反悔。” “这更是笑话了。” “岳飞和王彦的军队,至今还在金国边境。” “种师中的军队杀入大同府区域,正在夺回失去的燕云十六州。” “韩世忠和种彦崇的军队,已经杀入了西夏国境内。” “我们的兵锋无敌,西夏国和金国如果敢说一声不字,朕立刻就要继续开战,打到他们彻底撑不住为止。” 赵桓眉宇间,尽显强硬。 皇帝的底气来自于军队的强弱,军队能打胜仗,那么所有人都不可能是赵桓的对手。 有反对的,军队横推就是。 有反对的,诛杀就是。 赵桓站起身,在大殿正上方来回的走动,沉声道:“朕之所以现在接受金国和西夏国的称臣,不是就决定彻底结盟不出兵了。” “休战,不是为了那点岁币,更不是为了那点利益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