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杨遹、杨迥也纷纷表态,都愿意自己去。 不希望杨时去。 杨时大袖一拂,强硬道:“老夫肯定去大理国,这不是和你们商量,是告知你们。” “官家圣明,正在开疆拓土。老夫恰逢盛世,这是老夫的机遇,岂能畏缩呢?” “治理大理需要老夫的一身所学,自当为陛下前驱。” “老夫不在家中,你们要好好的做事,要忠于职守,要忠于官家,不能打着老夫的旗号违法乱纪。否则传入老夫的耳中,直接把你们逐出杨家,明白吗?” 杨迪等人一听,心下无奈。 老父亲定下了的事情,就算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。 劝不了! 杨造作为幼子,在这时候站出来道:“父亲,儿子和您一起去。我没有入仕,正好跟着父亲,还能照顾您,也顺便游览地方开阔眼界。” 杨迪赞许道:“老五说得对,这是可行的。” 杨遹道:“辛苦五弟了。” 杨造正色道:“照顾父亲,本就是我的责任,哥哥们不必如此。” 杨时道:“既如此,就让老五一起。” 杨造立刻答应了下来。 杨迥忽然道:“父亲是政事堂次辅,这样的身份去大理国,应该有安排吧?总不能,让父亲就这样去。” 杨迪说道:“三弟说得对。” 杨遹也一脸古怪的神情,开口道:“父亲一把年纪了,还在外面奔波,官家不应该没表示啊。正常情况下,肯定有加恩才对。” 一个个说着话,一副八卦模样。 杨时板着脸道:“你们这些混账,眼睛里面只有好处,眼界就这么大点。老夫做事,但凭本心,不问前程!再敢非议官家,老夫挨个收拾。” 杨迪等人顿时不说话了。 在老爷子的面前,甭管他们的年纪多大,那都是儿子。 老爷子发怒,只能忍着。 杨时安排好家里的事情,没有去召集门下的弟子,因为大理国的事情还没有尘埃落定。 还得稳住。 杨时更嘱咐杨迪等人,不能泄露他去大理国的消息。 一切安排完,已经一天过去。 第二天上午,杨时早上起床洗漱,吃完早饭去去了祠堂敬香祭拜。 最后,杨时看着云集而来要送行的一众儿子,吩咐道:“老夫是去做事,不是去流放,你们不必如此,也不要送了,该点卯的去点卯,各自去做事。” 杨迪郑重道:“父亲此去大理,万水千山,请您保重身体。” “请父亲保重身体。” 杨遹、杨迥和杨适齐齐开口。 其他的杨家女眷也来了,全都是让杨时保重身体的。还有些女眷,更是一副垂泪姿态,生怕杨时有个什么闪失。 杨时最不喜这样的儿女情长。 他是做大事的人。 纵然年迈,却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,要报答官家的知遇之恩。 否则,这辈子岂不是白来了。 杨时摆了摆手,带着小儿子杨造,以及两个护卫乘坐马车离开,一路往东京城的西城去。 马车中,杨时和杨造相对而坐。 杨造正色道:“父亲,官家让您去大理国,到底是做什么事情?莫非,是要谋划灭国之事?” 杨时沉声道:“你是照顾老夫的,不该问的不要问,到了后你自然知道。” 大理国的事情,还没有正式开启。 杨时不会吐露。 杨造无奈,只能收起打探的心思,只是内心愈发的好奇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