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既要是武将,又要能读书。 这就是国防大学正在推动的事情。 赵桓一念及此,立刻安排人去通知刘韐来觐见。 没过多久,刘韐迈着稳健的步伐进入,行礼道:“臣刘韐,拜见官家。” 刘韐的年纪也不小了,今年六十二岁,只不过相比种师道年轻了许多。历史上,刘韐在靖康之变后悬梁自尽殉国,死得很早。 赵桓改变了大宋的走向,刘韐的未来也得到了改变。 如今的刘韐,主要在负责大同社事情。 赵桓赐座后道:“刘卿,大同社目前进展怎么样,有没有什么困难?” “没有!” 刘韐摇了摇头,回答道:“仰赖官家圣明,有官家的威望支撑,臣在军中推动大同社很顺利。” 赵桓笑道:“既如此,朕再给你一件事。” 刘韐道:“请官家示下。” 赵桓沉声道:“国防大学一直是种公负责,只是他年岁渐高,精力不济,希望有一个协助的人,能全面接受他手中的事情。朕打算,由你兼任国防大学的副校长,你意下如何?” 刘韐毫不犹豫道:“臣愿意!” 国防大学的情况,他自然是知道的,是种师道负责。 实际上,是皇帝安排的。 不仅如此,国防大学建立时,皇帝都曾亲自出面,还给国防大学题字了。最重要的一点,皇帝是国防大学的名誉校长。 有这些关系,他自然愿意去。 刘韐更认为国防大学培养无数有知识的武人,这才是武人的未来。 一念及此,刘韐再一次道:“官家,对于国防大学,臣还有一个想法。” 赵桓问道:“什么想法?” 刘韐回答道:“大同社的指导员,这个是相当关键的职务,关系着军队的未来。臣建议,在国防大学中专门开设一门课程,培养更多大同社指导员。” 赵桓笑着问道:“怎么突然有这些想法了呢?” 刘韐说道:“臣转入军中,在殿前司任职,除了主持大同社的事情,也在思考如何培养有学识的武将。” “武将是一个很冗杂的类型。” “在下认为凡是在军中,都算是一个类型,所以应该有各项类型。” “比如,主要是负责参谋的人,专门出谋划策;再比如,臣现在培养的指导员,主要是后勤和思想政治工作;再比如,主持军队的将领,要负责带兵打仗。” “这些都应该培养。” “往不同的方向培养,造就不同的类型,至于复合型的人才,那就是个人的天赋了,不是轻易能办到的。” 刘韐面色严肃,郑重道:“臣认为国防大学中,应该往这些方面培养。” 赵桓眼中放光。 人才啊! 种师道建立起了国防大学,实际上目前还比较粗放,主要是开设了兵法、韬略、后勤等课程,只要是去的人都可以学。 对于人才类型的分配,暂时还没有涉及。 这就是要进一步推动的。 赵桓沉声道:“刘卿的想法,朕完全是支持和同意的,你放手去做。不过种公仍是国防大学的校长,你要充分尊重老前辈,明白吗?” 刘韐谦逊道:“种公曾是枢密使,卸任后为国培养人才,这样的老前辈,臣岂能不尊重呢?请官家放心,臣一定会处理好和种公的关系。” “好,好,好!” 赵桓摆手道:“你现在是殿前都指挥使,兼任国防大学副校长,好好做事。朕期待国防大学,大放异彩的那一天。” “定不负官家厚望。” 刘韐郑重行了一礼,才主动告辞离开。 他心中也期待起来。 花甲之年了,还能够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,能够为国铸剑,铸造更多的人才,此生足矣! 赵桓望着刘韐离去的背影,心中也愈发期待。 只是更多的期待还在大理国,期待杨时、赵构和岳飞迸发出不一样的光彩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