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赵佶每到一地,都能令道观的人折服,没有人是赵佶的对手。 连续转悠后,赵佶也无事可做了。 没意思了。 赵佶才一路回了东京城。 赵桓想了想,没有端着皇帝的架子,亲自来到大殿门口迎接,给足了赵佶这个皇帝老子的面子。 赵桓把赵佶迎入宫中,也没有冷场,主动道:“父皇这一趟去地方上游玩,感觉怎么样?” 赵佶说道:“朕看了地方,你做皇帝很好。之前百姓凄苦,如今地方上的百姓,虽然还是不怎么好,总体上却也过得去。” 赵桓说道:“父皇过奖了。” 赵佶和赵桓拉着家常,说着地方上的事情,赵桓也耐着心思配合着。 许久后,赵佶忽然道:“小九去了大理国,现在怎么样?大理国是穷乡僻壤,这样的一个不毛之地,夺取了也是负担。你,何苦要安排小九去呢?” 赵桓轻笑道:“父皇,大宋要恢复天朝上国,岂能龟缩一隅之地呢?曾经是华夏的疆土,一寸土地都不能丢,朕还要开疆拓土。” “从朕这里,就要立下祖宗法纪。” “华夏的土地是自古以来就有的,决不允许丢失一寸一毫。” “您觉得是负担,那是因为大理国还没有怎么开发出来。一旦大理国彻底开发出来,自然有价值。” 赵桓沉声道:“正如上古时期的江南之地,也是不毛之地。到如今,却已经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。” 赵佶也是一时愣了下。 耍嘴皮子,皇帝是最擅长的。 要和皇帝争论个高下,要和皇帝争论个输赢,那是万万不可能的。 赵佶捋着颌下的胡须,说道:“你的话,倒也有一定的道理。朕今天来,还有一个事情。” 赵桓眉头上扬! 铺垫了这么多,终于来了吗? 赵桓从来不会有什么惯着的心思,赵佶的请求合理,他可以答应。如果不合理,赵桓是绝不会答应的。 赵桓问道:“父亲说说看?” 赵佶开口道:“朕最近常感身体虚弱,死之将至了。朕打算进一步炼丹修道,奈何龙德宫钱财不够。皇帝,你拨一点钱财如何?” 赵桓说道:“父皇要炼丹修道,我本不该阻止,因为这是父皇的喜好。” “对,对,不能阻止。” 赵佶脸上露出了笑容,连忙道:“朕这辈子也没什么追求了,只希望炼丹求道,能够求得丹道之术,延寿永昌。” 赵桓沉声道:“父皇,是药三分毒,更何况是丹药呢?你要炼丹求道,要知道服食了丹药,那是有毒性的。” 赵佶摆手道:“如果朕不懂,那也就罢了。可是,朕什么都懂,没有人能够欺骗朕的。” 说到这里,赵佶一副卖惨的姿态,开口道:“皇帝,你坐拥四海,现在天下太平,连这点事情都不满足朕吗?朕什么都不插手,什么都不管了,连这点小事你也要过不去。” 赵桓看着赵佶一意孤行的样子,心中冷笑。 真是好言难劝死鬼! 他希望赵佶不要求什么丹道长生,好好过日子,未来安享晚年。如今看来,赵佶反而不领情。 自己要求死,就怪不得人了。 赵桓沉声道:“父皇的龙德宫,我每个月多给一万两银子。” “才一万两?” 赵佶皱起了眉头,沉声道:“炼丹需要很多的丹药,岂是区区一万两银子就能解决的。依我看,少说也得十万两银子才行。” 赵桓直接道:“多了没有,父皇如果不要,朕就收回来了。” “要,要,怎么不要呢?” 赵佶连忙点头回答。 一万两银子,那也是一大笔钱,足够花销了,也能让他继续研究丹药。 赵佶达成了目的,就不再逗留,主动告辞离开了。 赵桓枯坐在殿内,思考着赵佶来的事情,觉得有些突兀,赵佶这个老小子虽然不学无术,实际上不涉及治国,他还真是极有学术的。 很少人能赢赵佶! 赵桓开口道:“黄经,立刻安排人调查下,看看太上皇身边有什么变故。早些日子出去了一趟,回来安静了。如今,又要搅风搅雨了。” “奴婢领命!” 黄经急匆匆下去安排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