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臣子劝降-《三国:我不是曹睿》
第(2/3)页
时间一点点过去,刘禅不语,四人也毫不动弹。只能看见本就阴暗的天光一点点变弱,管理灯烛的宦官在殿门外朝内看了一遍又一遍。
刘禅终于一声长叹:“诸卿年纪都大了,天气阴湿,都站起来吧。你们说,魏国会亡吗?何时会亡?会因何而亡?”
四人纷纷起身。
都说隔墙有耳,几人虽然在劝刘禅归降这个议题上是同一个立场,却难保后期出现异心或者分歧。
这等问题如何好答?若是来日落入魏国君臣耳中,若魏人认真对待,是会安上个诅咒国祚的罪名身死族灭的!
终于还是杜琼。方才是他对刘禅劝降,现在他也不得不答。若他不答,恐怕今日能不能走出皇宫还两说,遑论什么来日呢?
杜琼轻叹一声:“自古及今,未有不亡之国。这是曹子桓的原话。若以此论,魏国也一定会亡。”
“魏国自称承汉禅让,其德行与高帝灭秦诛暴不能相提并论,以此来看,魏国国祚超不过两百年。”
“至于魏国来日会如何灭亡,臣以为逃不脱先汉后汉在前殷鉴,无外乎民众揭竿而起、大臣篡权和割据分裂。”
“臣以实而对,没有半分隐瞒。”
没有隐瞒,却也全是取巧之语。
刘禅叹道:“杜卿为朕考虑,朕心甚慰。若要向魏国投降,又当如何来做?”
来敏此时开口说道:“若要投降,则应直接向魏主投降,不应与魏将过多牵扯,以免失去朝廷仅存之体面。”
“陛下,光禄勋是河东人士,其兄裴潜现为魏国侍中,颇受宠信。臣以为光禄勋可为使者前往魏营,与魏主商议陛下日后地位。”
“是吗?”刘禅脸上泛起苦笑:“裴卿,你愿去?”
裴俊拱手:“若陛下不弃,臣愿为陛下走这一遭!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