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因为牛骨头不要钱,萝卜是自家地里面拔的,柴火是去山上捡的,唯一有成本的是面和盐巴。 而面和盐巴的成本,绝对不超过二百文钱! 也就是说,她们今天这一趟,至少赚了六百文钱! 六百文呐! 把他们一家老小十几口人,全拉去码头上扛大包,从早扛到晚,也挣不下这么多钱啊! 赵母也让这个数字惊到了,“啊”了一声,嘴巴张得老大。 “我,我咋感觉像是做梦呢……玉楼,我不是在做梦吧?” 干一天就能挣六百多文,都赶上抢钱了,她做梦都不敢做这么大的梦! 眼见赵母一副身处梦中的恍惚,甚至还要掐把脸上的肉以确定自己是不是在做梦,沈玉楼忙将那只手拉下来,然后掀开盖在木板车上的油毡布让她看。 就见出门时装了大半锅的萝卜不见了,锅里面只剩下一些熬得发白的牛骨头。 装面的盆子也空了,盆底放着一大一小两个布袋子,大一点的里面装的是盐巴,略小一些的布袋子里,则装着些黄褐色的粉状物体。 赵母没见过这东西,好奇地闻了下,然后便呛得直打喷嚏。 “这里面装的啥呀,咋这么冲鼻子呢!” 鼻涕眼泪直流,赵母连忙把袋口捏严实,远远地拿开。 难得看见娘这般狼狈的模样,赵宝珠在旁看得哈哈直乐,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。 赵母瞪了这个没心没肺的女儿一眼,不理她,扭头看向沈玉楼。 沈玉楼张嘴就要解释,忽然又想到什么,压低声音对赵母道:“婶子,咱们先回家,等回去,我再跟您细说。” 不是她小心眼,实在是袋子里面的东西,关乎到她的汤面生意能不能在将来独树一帜。 这算是商业机密了。 既然是生意机密,自然不能在外头说,免得被人偷听了去。 她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挣钱路子,全靠这汤面生意挣钱给赵四郎治病,不得不谨慎一些。 还有收入这一块,其实也不该在外头说才对,毕竟财不露白,容易惹人惦记。 奈何赵宝珠的嘴巴太快了,她刚才一时没拦住。 赵母虽然没做过生意,但隐约也有点这方面的意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