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—— 次日,李谕来到上海中学,看看学生的学习情况。 自从有了几名荷兰籍教师加盟,以及李谕的名头,学校声名鹊起,很多人都慕名而来。 李谕到了学校,一名荷兰老师就带过来个学生:“院士先生,他一定要进入中学。” 眼前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,李谕问道:“你叫什么?为什么要进入上海中学?” 对方有礼地回道:“先生,我叫侯德榜,我想进最好的学堂。” 竟然是他。 李谕打量了一下侯德榜的行头:“你是刚来上海?” “是的,”侯德榜说,“我去年从福州英华学堂毕业,今年经姑姑资助来到上海,我本想学铁路工程,但突然听说这里有一所可以留美的上海中学,还是最伟大的科学巨子李谕先生所创,所以就来了。” 李谕又问:“你为什么想学铁路工程?” 侯德榜不假思索说:“因为我感觉这是外国人最厉害的东西,学会了它,就能超过洋人,而且还能给家乡福建兴建铁路。” 李谕说:“洋人最厉害的不是铁路。” “那是轮船?是轮船我就学轮船。”侯德榜说。 李谕笑道:“如果只有火车轮船,没有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基础学科,不过外强中干,十多年前的洋务运动就是例子。” 侯德榜有些疑惑,但很快就说:“我听先生的。” “至于你说的想为家乡修建铁路……”李谕说,“想法同样很好,不过不是当务之急。” 福建是出了名的八山一水一分田,全省几乎都是山地,修建铁路难度极大。不考虑短暂存在的漳厦铁路,整个福建在铁路交通上一片空白,一直到基建狂魔出手,1950年代后才解决了福建的铁路问题。 所以李谕真不是打击侯德榜。 历史上侯德榜确实先学了两年铁路工程,甚至还到当时正在施工的津浦铁路干了两年。 但他最终还是转而去考清华学校的留美预科。 李谕这么做是帮他少走点弯路,好尽快发挥他在化学工业上的特长,完成民族工业的起步。 李谕说:“你先进入学校,不必这么早就决定以后选择什么专业,全凭自己兴趣,说不定你会发现化学、物理很有意思。” 侯德榜高兴道:“这么说先生同意了?” 李谕点点头:“同意。” 侯德榜又问道:“是不是不管学什么,都可以出洋留学?” 李谕说:“那要看你的成绩如何,每年赴美留学的名额有限,必须达到前几名,才有资格。” 侯德榜自信道:“我最擅长的就是读书,难不倒我!” 侯德榜是个学霸型人才,当时在清华园的十科考试成绩全部满分,总分1000,非常恐怖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