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朝廷当下便都是如此,外头的新征之地呢? 新政是为大明社稷着想,天下间多少人暂时蛰伏,可往后呢?” 过往,朱允炆是个理想主义者。 只是这几年,他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去更加冷静的长时间思考某一个问题。 他目光平静而又深邃的盯着眼前的朱允熥,盯着这位带着大明朝已经走上一道谁也不清楚尽头是何景色的三弟。 朱允熥目光闪烁了两下。 “你说的问题,我都明白,只是不做,依旧会如此,做了,或许还有一些改变。” “如果是你,你会如何选择?” 问题被重新还给了朱允炆。 而他在思索了半天之后,却是默默的摇了摇头。 “我也不知道。” 朱允熥笑笑:“谁都不知道,但事在人为。而且,中原内部的稳定,随着张二工他们将那蒸汽火车不断改良,可以和水泥路一样开工建设,我相信这会缩短朝廷和地方的距离,也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地方。” 距离从来都是制约中央集权的一个巨大因素。 可能某一地某一县,已经尽数落入贼寇手中,中央朝廷这个时候可能才知道这件事情。 然后朝廷要查明缘由,派遣军队镇压。 如此一来二去,可能一场叛乱需要中央朝廷耗费一年乃至更久的时间去解决。 而如果在此期间,前线的军事行动出现失败,亦或是贼寇开始流窜席卷周边,这样的一场祸事可能就会拖垮整个中央朝廷。 修路,是为了让地方百姓能够被盘活,让钱钞和物资流通起来。 但更深层,却也是为了更强有力的控制地方。 朱允熥目光幽幽,铁路的修建和水泥路一样,势在必行。 亦如他当初推动新设大明税署,为的就是将帝国的财税收回到朝廷手中。 没了财税,地方上再有乱子,他们也得能拿的出钱粮来收买人心才成。 “蒸汽火车?” 朱允炆面露不解,他对这个东西倒是不曾有过听闻。 高仰止却是点点头:“铁路开建,蒸汽火车行驶于其上,朝廷对地方上的控制,定然是会被加强的。” 朱允熥看着两人,为其描绘出一个宏伟的画面。 “试想将来的某一天,从应天城开出的铁甲蒸汽船,纵横在千万里海疆之上无人胆敢阻拦。从应天城开出的蒸汽火车,将整个中原连通。 再开出长城,开进大漠草原,开往西域乃至更西边,开往交趾道乃至于整个南部地区。 那个时候的大明朝,又会是何等景象? 那个时候的大明朝,是否担得起一句独属于大明的至高荣耀?” 不知为何,今夜朱允熥躺在城外行在大营中军大帐里,辗转反侧,就是难以入眠。 所以他才起了悄悄进城,和朱允炆唠唠嗑的念头。 不知不觉,他就在朱允炆面前画了一个宏伟画面。连带着,高仰止的眼中也出现了迟疑。 朱允熥看着两人,却是站起身,拍了拍屁股。 “说完了,回去睡觉了!” “明天,还有一场热闹等着所有人。” ……………… 月票推荐票 抱歉我没做到,今天还是只能一更……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