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章 校企合作模范试点工程-《全能建造师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校长办公室。
    双方见面,一番寒暄之后。
    县大领导负手而立,认真审视挂在后墙的大泽产业园鸟瞰图。
    其上,有古色古香的园林级学校,有矮层办公楼构成的商业街,有各类养殖场拼组的产业基地,也有配合发展,单独开辟的碱水净化工程、碱土改良项目、农作物实验田、养殖技术研究中心……
    各个区域以人工河隔开,以石桥柏油路互连,河边设置风车磨坊、复古连廊、木制篱笆、精妙石刻……
    原本县大领导只以为这是哪个发达城市重点规划图,被拿来当装饰。
    但当其坐下喝杯水,眼角却瞥到画中的大牌坊。
    下意识透过窗户,对比学校大门……
    当场喷了。
    起身数数校园内的花圃,再从画中找到四座厂房、两座食堂……
    县大领导明白了。
    这哪是什么鸟瞰图,明明是规划效果图。
    我的天。
    这项目,别说放在县里,就是放在市里也会引起重视。
    却偏偏放在大泽!
    县大领导顿时纠结了。
    大泽距离县城60里,即便距离其它县城,也约有百里。
    道路难行,通讯落后,这怎么发展?
    “迁,迁县城东郊,我给你地皮!”
    两位乡领导闻言,十分自信的保持沉默。
    顾安民也曾想过去县里发展,但驴车怎么办?城里人多眼杂,哪有窝在大泽做个土霸王逍遥自在。
    “领导,咱先到南边瞧瞧?”
    “南面?”
    “对!”
    学校南面有什么?
    有砖窑挖土烧砖,留下的许多大坑。
    大泽遍布盐碱地,唯有老黄河堤坝为粘土构筑,因此,挖的坑并非杂乱无章,而是自西向东,形成两条平行的沟壑。
    沟壑深达几十米,受洪水影响,保存着大量积水。
    现在。
    大坑边缘建造许多井亭,亭子之内,均有一口三米直径的老井,亭子之上,均有一台木头制作的风力汲水车。
    伴随小北风,空中木制桨叶旋转,带动下方木制齿轮,牵引延伸到的木斗,吱吱呀呀,一瓢瓢清水从老井中带出,然后倒入预留的竹筒内。
    竹筒互相连接,延伸向学校。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    领导们低头看看老井,抬头打量风车,再转身遥望竹筒,总感觉哪里怪怪的。
    顾安民抬开一根竹筒,趴在湍湍水流下饮一口,洗把脸,“领导,您听过有关大泽的故事吗?”
    “抗战?我听过。”
    “是这样领导……”
    乡二领导接下话茬,将大泽无法养活生灵的秘闻,徐徐道来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