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:清明节里的青团子-《穿越之食全酒美》
第(2/3)页
糯米粉现成都较为粗,艾草倒是很容易就买到了,也不很贵,如今的大梁盛世,帝政清明,百姓和乐,物价也不甚贵,只花了百来文便买到了东西。
如今便只缺关键一味——糖猪油了。
糖猪油是熬制好的上佳猪板油用白糖腌渍十天,便成了糖猪油。这东西需要先做,薛素便拿了银子,跑到猪肉铺子,买了一挂板油,这年头荤油极贵,这么一小挂,就花去了薛素六十三文钱,不过那个屠夫好心,还送了薛素一根骨头。
这年头猪完全是农家自己养的,没有污染,这板油用来做糖猪油,骨头嘛,正好可以熬汤喝。
薛素看了看这挂板油,找了把刀切开,去掉油膜,洗净渣滓,晾干,撒上厚厚的一层白糖,放在了小罐子里头,再等上个几日,这糖猪油便做好了。
十日后,正是三月末了,薛素急急的将一袋子糯米磨成粉末,薛素可不敢将这磨面的工作交给磨坊,磨坊磨得面一般都比较粗糙,达不到做青团要求的细腻。
糯米磨成粉末,青嫩的艾叶在碱水里头微微一烫,捞起来也被研磨出青色的汁水来。
青叶子总有一股青涩的口味,碱水除涩,滚水保色,这样子做出来的青汁才是清香怡人而青翠欲滴的模样。
然后将过滤后的青汁和面,一直揉到青汁均匀的分布,再舀了一勺熟油在里头,再揉匀,便放在一边待用。
红小豆在大锅里煮烂,用布裹着,挤出里头的豆沙,去除皮壳,只留下细细的红豆沙。薛素又特意将自家小破屋前两株开的极好的玫瑰全都剪下来,将玫瑰花瓣剁碎,用糖腌渍一会儿,合着糖,拌到豆沙里。
这样做出来的豆沙甜甜软软,入口即化,还有带了甜丝丝的玫瑰香,极其好闻。这样,这青团的馅儿便做好了。
然后便是包青团了。薛素打开之前腌渍的糖猪油,发现已经变的透明光亮,才满意的点点头。这样子才是上佳的糖猪油。将糖猪油切成小方块儿,每个青团包裹的时候,都在馅儿中放入一小块,再搓成一个小球,密密麻麻的放在蒸笼上。
做好的青团放在蒸笼上,冷水入锅,蒸约莫一炷香的时间,便可以出锅,青团不宜多蒸,这时间刚好。
出了锅,再刷上一层菜籽油,将一个个青团放入油纸包,便算是完成了。
薛素刚刚蒸好青团,自己便迫不及待的尝了一个。这青团甜甜软软,豆沙细腻,一向挑食的薛素也很爱吃。
只见那青团青翠欲滴,因为抹了一层熟油,显得亮闪闪的,一个个挤在一起,憨态可掬,让人忍不住有想吃又舍不得吃的欲望。
咬在嘴里,第一口,只有外头的一层糯米粉,因为加了熟油的缘故,并不粘牙,还很软弹,吃在嘴里还有一股清新的艾草香味,沁人心脾;再一口咬下去,露出了里头的红豆沙,豆沙香气扑鼻,满嘴都是玫瑰香甜的味道,加上豆沙的香甜,隐隐还有些油,只是却肥而不腻,夹杂这外头的糯米皮,混合在嘴里简直是极品。
一个青团很快便被薛素消灭了。
这才是上佳的青团,甜而不腻,肥而不腴。
第二日早上薛又戈照旧出了家门,薛素便换了男装,梳好头发,一溜烟的跑了出去,带了一方小凳子,和一个小桌子,便又在外头摆起了摊子。
“哎呀,这不是薛小哥么,好些日子不见了,啧啧,你上回的蛋炒饭可是好吃的紧!怎么不出来卖了?我可嘴馋了好些天。”
一个挎着篮子的妇人看见薛素的摊子,便上前凑凑热闹,问道:“小哥,你那蛋炒饭是怎么做的?怎么忒的好吃,我回家也做了,和你的差远啦!”
薛素瞥了一眼那妇人,笑了笑:“李家姐姐,这蛋炒饭可是我们祖上秘传的,我可不能告诉你。不过快要到寒食节了,今儿我可做了好吃的,您要不要尝尝?”一边拿了个油纸包,打开,给那妇人瞧了。
却是一个极为好看的团子,那妇人惊讶:“这......这是青团子?”
薛素点点头:“是的呢,您要不要尝尝?老规矩,您先尝一个,若是好吃,您再给钱。”
那妇人咯咯的笑:“哪能让小哥吃亏?何况这青团子一看上去就比别家的好看,定然也好吃。这是多少钱一个来着?”
薛素笑的见牙不见眼:“五文钱一个。”
“可不便宜!别的地儿都是两三文钱一个,你这可是比别人的贵了钱。”妇人惊异的说道。
“哎,李家姐姐,您看这东西不一样呀,我这青团,保证好吃,不如您试试?”薛素笑着说。
那妇人噗嗤的笑:“就你这小嘴,怪厉害的。罢了,你的蛋炒饭都那么好吃,这东西也一定不差。先给我来一个。”
薛素忙忙的递上去,那妇人便剥了油纸,张嘴便咬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