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朱棣笑了。 笑得很是开心。 毕竟他从未见过有人将朱允炆骂得这么惨。 从头到尾,朱允炆连像样的反驳话语都说不出来。 更关键的是,骂他的人,只是一个局外人,不受私情局势干扰,看得更加清楚! 想到这儿,朱棣也笑着开了口。 “朕曾遍览文史,这历朝历代最大的祸事,莫过于“偏听偏信”这四字尤甚!” “正所谓“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”,某些人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,朕自然不会再重蹈覆辙,当广开言路,虚心纳谏,倾听多方面的意见……” 嗯,朱棣口中的那个某些人,自然就是眼前的朱允炆。 朱棣一句话,可是成功戳到了朱允炆的痛脚。 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! 这是身为帝王最起码的准则。 奈何这朱允炆偏偏放着辅政老臣王钝、张紞他们的话不听,对齐黄方三人偏听偏信,最终结果就是痛失江山社稷! 这位刚刚被骂惨了的建文皇帝,再次羞得满脸涨红,却是敢怒不敢言。 人是骂爽了,但总得给人家一个台阶下,又没什么血海深仇的。 朱高爔看向朱允炆,笑道:“阁下……哦不,应是大师,现在是方外之人了,何苦再记挂这些往事呢?” 此话一出,朱允炆深深地看了朱高爔一眼,随后点了点头。 既然受了这孩子的解惑之恩,那不如做个顺手推舟的人情吧,毕竟说一千道一万,自己还是有愧于徐辉祖的。 徐辉祖对他朱允炆忠心耿耿,他朱允炆现在身陷囹圄,也不愿再见到徐辉祖因为自己而受到牵连。 没有这个必要,也不必如此。 “允恭,贫僧现在已经是方外之人,不会再过问凡间俗事。” “再者这几年来,贫僧也一直在反省,却一直不得释怀,贫僧一直在责怪他人,一直在复盘战事,可直到方才听了这位小友所言,贫僧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错不在四叔,更不在李景隆,而是罪在朕躬……” 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! 错的人,从来都不是他人,而是他朱允炆自己啊! 听到这话,朱高爔笑了笑,不枉他苦口婆心地说了这么久,至少朱允炆终于是听进去了。 你朱允炆有一万种办法按死燕王朱棣,可你偏偏采用了最愚蠢的方法,痛失大好河山,这又怪得了谁呢? 朱棣听到朱允炆说出这句话后,也是欣慰地点了点头。 第(1/3)页